最新杂志

本期推荐

微信:kejifengzzs

微信:kejifengzzs

2025年1月中第二期

目录 科技创新 数据隐私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:保护个人信息的新方法 舒珍; 1-3 一种基于变径旋转的工质内循环推进......

作者:科技风杂志社 文章来源:未知 日期:2025-01-16

目录
科教论坛
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——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陈慧群;7-10
“储能材料与技术”课程建设探索 李娟;朱继平;覃玲;11-13
“双创”教育视角下大数据服务会计学专业教学与实践探究 郑婕;朱婉莹;14-16
新工科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冯英杰;李海玉;17-19
高职园林类专业课程“一课三融”教学改革探索——以“园林项目综合”课程为例 江汇;20-22
高校“图形图像处理”课程“线上线下”混合式课程模式研究 刘宇峰;23-25
大学“数学实验”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梅银珍;朱志峰;栗志华;史娜;王鹏;26-28
大中小科创教育协同发展探索与研究 苏松飞;孙梦馨;郑璐恺;29-31
“高等数学”前后序课程衔接的实践探索 张寒苏;王彤;杨文国;陈碧月;32-34
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实践剖析 孔凡厚;徐鸣;35-37
“专创融合”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质量提升路径研究——以“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”课程为例 张瑶;马卫华;孟庆娟;38-40
数智赋能项目化教学在“工程制图”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刘太素;成焕波;孙梦馨;41-43
“三教”改革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室内制图软件为例 孔慧媛;肖丽娟;郭文婷;李云;李阳宇;44-46
“最优化方法与最优控制”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朱瑞金;孔德文;王纪元;47-49
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——以昌吉学院为例 王天松;俞芳;50-52
电子信息
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 林锦泉;林锦成;陈鸿鹏;魏建崇;71-73
水声传感器网络节点自适应调度协议 邓玉茹;74-78
校企合作
我国高校国内合作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陈妍茹;82-84
创新教学
围棋比赛中的组合数学——表格与非降路径的应用 沈一颖;郝小健;88-90
以医学应用为导向的“医学物理学”教学改革研究——以《流体的稳定流动》为例 祝铭山;龙学文;宋宗根;91-94
“复变函数论”中奇偶性的原理与应用 万莉莉;95-97
大学“计算机基础”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分析 杨树玉;98-100
探索VR技术在关节镜手术教学中的未来:应用前景与挑战 赵耀;101-103
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问题剖析及教学效果提升途径的研究 朱静;马平;104-106
浅谈极限的计算 路群;107-109
基于SoPC的“电子系统设计”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董胜;赵莹;孟祥;邢砾云;贾雁飞;110-112
3D打印在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崔蒙蒙;113-115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“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”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王云龙;成焕波;张丽娟;李果;116-118
新工科与“双碳”背景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教学的多课程联动性授课策略 谢强;谢兴华;王卫国;李瑞;梁昊;杨真理;119-121
新工科背景下以成果为导向的“高分子物理”课程“4233”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罗宝晶;王秀阁;柳鑫华;张红霞;于静;122-124
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“电路与电子技术”课程中的应用 周春;汪莉丽;赵阳;胡玉霞;128-130
新农科背景下“水生动物免疫学”教学改革与实践 吕志猛;梁伟康;朱鸶;张真;131-133
案例教学在高校“生物化学”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张强;牟雪姣;孙玉军;王松华;马玉涵;蒋圣娟;134-136
理论研究
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卢琛;137-139
基于智媒时代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谢竹清;140-142
电影虚拟现实中利用多机位增强空间沉浸感 戴乐;张少华;143-145
职业教育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发展思路探究 庞程露;146-148
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推广内容营销研究与实践 何薪;冯莹雪;张惠珍;149-151
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谭蒙;152-154
基于BOPPPS的会计双证教育融合设计与实践 田云玲;158-160
职业院校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 贵颖祺;161-163
生态博物馆助推新农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——以海城辽河生态博物馆为例 徐树军;关萍;李楠;任幸;苗青;曲波;164-166
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困境与破局
  •  
  •  
肖敏琼;167-169

版权声明

本刊及官网(科技风)刊登的所有作品未经科技风杂志社书面许可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,违者必究。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311-86049786。


友情链接: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 科技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中国 中国科技网 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